WELCOME - 常見問題

您當前位置:北京蘇柏亞科技有限公司 >> 新聞中心 >> 常見問題 >> 瀏覽文章
看3D技術如何“打印”出未來教育
  Sophic Capital是一份關于3D打印市場的研究報告,這份報告關注3D打印技術,另一方面的關注重點則是教育。在Sphioc Capital的觀點中也提到,3D打印在工業(yè)市場已有大量的運用,但是在教育領域還只是剛剛開始。而3D打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則存在無限的可能,足以顛覆你的想象。Sophic Capital提到了幾方面教育的發(fā)展趨勢,3D打印技術的出現(xiàn)則為這些發(fā)展趨勢提供了便利。

  這些未來教育的發(fā)展趨勢包括:

  老師們考慮的是如何通過3D打印技術與學生們產(chǎn)生更多的互動。在以往,對于那些不認真學習的學生,老師可以通過督促孩子注意力,讓他們站到教室一角,或者僅僅是通過自己的經(jīng)驗做出一些判斷和運用一些方法。盡管科技已經(jīng)進入到教育領域,比如說PC、視頻、平板電腦等,改善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很好的參與其中。因此,也促進了學校管理者和老師尋求新的方法。

  以項目為機制的學習是一種趨勢(Project-based learning is an educational trend)。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是學生們最關心的。而對老師來說,有吸引力的地方是是否能夠將新的方式幫助他們學生去改善問題。延伸的價值是通過項目為機制的學習,培養(yǎng)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,提供給他們在未來職場中需要的必備技能。

  STEM教育。盡管STEM(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math)的確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技能,但是學生的困惑是說這些技能對他們未來職業(yè)發(fā)展是否有幫助。在美國,75%的擁有STEM學位的人在其他領域從業(yè)。這就像50年前,只要有較好的讀寫技能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樣,STEM還面臨較多的挑戰(zhàn)。

  而3D打印技術已經(jīng)或者正在解決這樣的問題。

  上圖是由3D打印做成的青蛙解刨結構。通過3D打印STEM機制,學生們學習如何解決問題、計算機輔助設計等,并學習如何通過項目理解理論知識。學生們能夠將自己設計的模型打印出來,并且測試他們。和學生們只能看一張分形的圖片不同,學生們能夠復制這張圖片中的結構并且在自己的環(huán)境中測試他們。理論上說,3D打印在教育里的運用受限于老師和學生的想象空間,但是在現(xiàn)實中,老師和學生更缺乏的是好的工具實現(xiàn)他們的想象力。

  此外,一些組織和機構已經(jīng)開始研究3D打印可以如何提升其學習環(huán)境?,旣惾A盛頓大學未來的計劃包括建造一個名為“制造者空間”的實驗室,學生可以在此運用豐富的3D硬件和軟件進行合作和實驗。博物館通過掃描化石和用3D打印復制品的方式,制造了許多人類學研究標本的模型。

  一些大學利用3D打印使動手創(chuàng)意變得更為便利。弗吉尼亞科技大學工程學院的學生們可以在一臺“自動售賣機”上打印物品,這臺“自動售賣機”實際上是由放在一個玻璃箱里的4臺3D打印機組成的,學生將一張攜帶CAD設計文檔的SD卡插入其中,之后設計的打印稿和完整的3D物品就會出現(xiàn)在取物處。

  而在國內(nèi),2014年起對于3D技術在教育上的嘗試也不斷出現(xiàn)。去年5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3D打印飛機零部件也亮相媒體,成都市錦江區(qū)7所學校建3D打印未來教室,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建3D打印教室。

  對于3D打印在教育領域中的未來發(fā)展前景,Sophic Capital還是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計。首先一個原因是越老越多的老師開始接受新的技術,他們不僅知道什么是3D打印,并且知道如何運用他們。

  除此之外,我們可以設想到的,3D打印賦予學生的雙手以非凡的能力,能讓他們解答復雜的開放式問題,并以三維的形式展現(xiàn)答案。物理、工程和數(shù)學的教師和學生現(xiàn)在可以將通常只能通過公式來描述的概念創(chuàng)造為3D模型,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。

  3D打印還滋養(yǎng)了一種創(chuàng)新的文化氛圍,用戶可以快速做出物體,甚至某個創(chuàng)意的物理模型。工業(yè)設計、建筑、工程、醫(yī)藥科技等特定領域的學生,可以在職業(yè)范圍內(nèi)經(jīng)常性地使用3D打印。對于任何學科專業(yè)的學生來說,這項技術使從想象到物理模型的實例化的迅速轉變成為現(xiàn)實,為他們的主動學習開辟了一條新的陽光大道。

CONTACT 聯(lián)系我們
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大屯路金泉廣場9F
郵編:100101 京ICP備14033798號  訪問舊版

SERVICE 服務范圍
軟件產(chǎn)品
軟件開發(fā)
信息化方案